新能效標準的實施促進洗衣機行業格局的改變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洗衣機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1-9月,我國共生產洗衣機4208.95萬臺,同比增長2.66%;內銷洗衣機2752.35萬臺,同比增長7.78%;出口洗衣機1337.96萬臺,同比下降15.05%。
出口下降的原因主要為:我國是世界生產基地,出口市場上國際品牌的市場份額占比很大,這些廠商的出口活動多以加工貿易的形式存在。2013年1-9月洗衣機企業出口前十名中,三星、LG、松下、日立、夏普占到五席,且韓國品牌三星、LG穩居前兩名的位置。這樣的出口格局,使得國際品牌企業基于自身因素考慮而進行的全球產能布局對我國出口市場的影響十分明顯。
例如,2012年韓資洗衣機企業為規避反傾銷稅將大容量洗衣機產能移至中國,2012年我國大容量洗衣機出口量大幅增長,2013年韓資企業迫于貿易訴訟壓力會減少部分在華大容量滾筒洗衣機產能,因此大容量洗衣機下滑趨勢將會延續一段時間。雖然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將產能逐漸轉向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但是由于我國人力成本的增加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給眾多行業內企業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壓力,所以我國本土企業和一些外資企業也開始逐步將中國產能向越南、泰國等地區轉移。
同樣,我國洗衣機行業的品牌市場集中度較高。數據顯示,2013年1-7月份國內重點城市洗衣機整體銷售量約為1330萬臺,同比增長15.78%,銷售額同比增長23.70%。排名前三的品牌占據60.02%的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品牌占據92.09%的市場份額,這說明洗衣機行業的品牌集中度相對較高。從洗衣機品牌競爭格局來看,海爾國內市場第一品牌的位置依然穩固,小天鵝位列第二。這種競爭格局也體現在三四級市場上。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1-7月,海爾洗衣機在三、四級城市分別以32.38%和31.47%的銷售量占比名列首位,均高出第二名小天鵝15個百分點以上,優勢明顯。
隨著一線城市競爭日趨白熱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三四級市場已經成為了洗衣機企業的競爭戰場?,F階段我國三四級市場消費者對價格的承受能力上限逐漸與城市市場趨同,消費需求逐漸由價格焦點轉向品牌質量焦點。這種背景下,能效新標準的實施使這種形勢更為嚴峻,誰能在技術研發、產品結構調整、成本控制、市場布局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獲得競爭優勢,誰將在三四級市場獲得市場占有率。
逐漸從價格戰中脫離出來的三四級市場將迎來新的競爭模式,在三四級市場的競爭格局將有可能使得整個洗衣機行業格局發生改變。三四級市場會是未來洗衣機企業重點競爭的區域,但一二級市場更新換代帶來的存量市場也不可忽視,一二級市場與三四線市場共同產生新的行業格局。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