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監總局成立 假冒保健品將淡出江湖?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方式改變,使
保健品產業發展有了契機,全球健康消費逐步攀升,對保健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同時,多層次的社會需要為保健品提供了可以長期發展空間。按照營養與保健食品“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中國營養與保健食品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營養保健品行業消費需求與品牌競爭投資預測報告》分析認為,中國處在人均GDP從4000美元向8000美元躍遷的過程中,保健品在中國正逐步從高端消費品、禮品轉變為膳食營養補充的必選品,預計整個行業也將隨之進入規模加速攀升的“黃金時期”。
2、假冒產品充斥保健品市場
2013年6月2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在近期保健食品專項監督檢查中的13種假冒保健食品,這13種保健品包括白領牌女性減肥沖劑、補腎壯陽膠囊、第3代全效加強版脂肪燃燒彈等。當消費者逐漸青睞保健品時,假冒偽劣產品卻層出不窮,到底是監管部門執法不力還是未給予足夠重視?
2012年3月16日,《廣東省藥品和
餐飲食品安全“十二五”規劃》指出,重點對保健食品委托加工、非法添加(禁、限用)物質、標簽標識等開展專項整治;加強保健食品市場監管,加大對假冒偽劣產品、違規宣傳產品和違法添加藥物產品的打擊力度;加強對保健食品原料使用的專項檢查。2013年以來,湖南省開展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行動,對保健品進行嚴格監督檢查等。其他省市也紛紛開展了假冒偽劣保健品的監督檢查活動,可見我國監管部門對保健品的違規假冒問題尤為重視。
3、藥監總局成立,假冒保健品或將淡出江湖
2013年3月1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建,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發生變化,是否預示著未來假冒偽劣保健品完全無法進入市場?過去保健品主要采用審批制,大量未經審批和并沒有批準成為保健品的產品也混入保健品市場,一方面監管部門嚴格審批保健品,另一方面未經審批但卻號稱具有營養保健功能產品大量充斥于市場,使得消費者難以區分真假。且工商部門、質監部門、農業部門都參與保健品市場的管理,多頭管理產生“推皮球”的現象,因而造成保健品市場假冒偽劣產品橫行于世。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建后,保健品統一由藥監總局進行監督管理,且生產流通領域是未來監管部門的重點監管環節,我們相信,沒有了監管部門間“推皮球”的現象,監管重點明確,假冒偽劣產品將會逐漸淡出市場,營養保健品行業將獲得長期可持續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