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董姐走過的路 都長不出草來
一襲深藍色連衣長裙、外罩灰色針織衫,董明珠踩著高跟鞋緩步走進格力電器產品陳列室。我們像老朋友一樣握手、寒暄,然后落座。我說:“我幾乎天天看見你。”董問:“在哪里?”我答:“各大電視臺。”她會心一笑。
董明珠在中國家喻戶曉,得到的榮譽和桂冠不計其數。她在國際上也聲名顯赫,八次被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為“全球50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強人”。
董明珠在格力起步,而她的崛起頗具戲劇性。1994年,因不滿激勵政策調整,格力部分銷售人員集體“嘩變”。董明珠臨危受命,由普通業務員擢升為經營部部長。上任僅一年,她就使格力的銷售業績翻了7倍。
如今,在格力,董明珠是名副其實的“女王”。無論是產品陳列室還是車間,她的語錄和形象無處不在。《格力電器總裁令》遍布廠區各個角落,上面詳細羅列了工作中的33項禁令。她還親自出馬拍電視廣告,為格力空調和由格力提供關鍵零部件的晶弘冰箱吆喝。
董明珠信佛。她追求完美,痛恨有些人把權力當成牟利工具。她拍廣告分文不取,“否則豈不是以權謀私?”董明珠說,親自做產品代言人有兩個原因:“一是請明星拍廣告一年要一兩千萬元,二是這也是我對消費者的一種產品質量承諾。”
她快人快語,直爽率真,因此得罪不少人。有人說她強勢、高調甚至偏激。有人說,格力是國有控股,她再強勢也不過是個打工女王。
對于這些說法,董明珠淡淡一笑:“說我個人好不好,無所謂;如果說格力不好,我肯定跟他拼命。”
作為格力的當家人,她認為管理企業要嚴,但心里必須裝著員工的冷暖。“今年我們跟市里交涉,一次性把在格力工作了20多年的200多位還沒落戶的老員工全部轉為珠海人,成為格力正式員工。他們以后退休了,不用回老家,可以每月拿三四千塊錢。”
董明珠生活簡單樸素:早晚各一碗小米粥,中午常在辦公室吃食堂盒飯。今年3月的一天,有格力干部驚訝地發現,董事長與自己一樣,同坐南航經濟艙從北京回珠海。董明珠坦言,她的唯一愛好是“賣空調”,“我已經沒有什么愛好了,職業決定的。高爾夫球桿是什么樣我都不知道”。
因已年近花甲,她額頭上細細的魚尾紋,烙著歲月的滄桑和工作的艱辛。這么多年來,她沒有一個親戚在格力工作,或從她那里獲取好處,以至于十多年前她就與自己的親哥哥不歡而散。董明珠唯一愧對的是她的兒子。
孩子幼年時,她丈夫就因病去世,近30年來她一直獨身。“嚴格說,我沒有喜歡的人。”董明珠低聲說,為此她把全部精力都撲在工作上。其實她心里明白,失去了父親的兒子需要她更多地呵護,但在事業和親情上,她無法兩全。
1995年11月,她抱病出差途中發起高燒,不得不住進武漢的醫院。在南京住校的兒子前來看她。望著12歲的兒子,她淚流滿面。夜晚,站在醫院陽臺上,凝望武漢三鎮的萬家燈火,董明珠發現,成功背后總有遺憾。
如今,她兒子已經長大,在遠離珠海、遠離空調業的一個單位工作,拿著工薪族的工資,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他不希望因為我而讓他有任何影響。”董明珠說。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