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瓦拉創始人劉勇:創業是被逼無奈之舉
時勢造英雄。2010年,劃時代的大片阿凡達上映,IMAX版一票難求,很多用戶發現排隊買不到票,但在格瓦拉買得到。因為劉勇他們已經預測此片必火,事先讓影院為格瓦拉預留了一部分票。
那天,劉勇7點起來,身上揣著400張票直奔和平影都,去了才發現買票的人在影院周圍圍了三圈,以前劉勇都是在影院門口放個格瓦拉的易拉寶現場派票,“就當時那個瘋狂勁,人們要知道我身上有票,肯定把我摁倒,一搶而空”,于是緊急轉移到旁邊的永和豆漿,短信通知格瓦拉會員到店里拿票。“有些女孩還不信,當我是騙子。”
但不管怎樣,阿凡達一役后,格瓦拉火了。劉勇總結,這個事情格瓦拉做對在哪里?結論是用IT技術把生活的消費信息標準化和簡單化,提升了效率,比傳統方式優勢很大,比如以前也有會員和兌換卷,但一樣要到影院現場排隊換票,并不更加便捷。
本來,格瓦拉的用戶一年往往就看兩三部電影,獲得用戶有成本的,但通過看電影的方式和用戶的溝通頻率太低,服務很好,卻沒有東西賣給用戶。單個產品沒法支撐公司,但如果順著上面的思路,把格瓦拉定義為娛樂生活服務的一站式交易平臺,提供的是服務,特點是需要預定、有時間性,那么在格瓦拉能夠覆蓋范圍內用戶還有很多需求可以開發,電影之外的很多其他類別,比如運動場館、演出就都可以成為格瓦拉能夠提供的服務。
甚至不只是定座、選座,為什么不可以做定人的服務?好的運動教練、舞蹈教練不好找,如果有一個公正的第三方平臺,就能大大增加交易機會。而如果把他們都歸納為專業服務人士,那格瓦拉甚至可以去做月嫂,有人過生日為什么不能在格瓦拉上定個樂隊?
格瓦拉的商業模式里,涉及三種類型:場館、服務機構、專業人員,是立體式的服務平臺,“格瓦拉不是票務公司,不是票販子,而是打造一個公正客觀的第三方生活娛樂的服務平臺,讓用戶很輕松的判斷哪種服務好哪種不好,那些很好的專業人士就應該賺大錢”。
劉勇相信,格瓦拉提高了社會生活的效率,平衡了社會的供求關系,用互聯網的手段把社會成本降低了下來。
格瓦拉并不幻想在生活服務領域依靠單筆交易的高傭金存活,“我從不相信互聯網高毛利率,互聯網靠什么?靠IT工具的海量批發和散發,單個上面掙很少的錢,特別你是買進賣出這種模式,但是量大。”
“電影賺不了大錢,一共才170億市場,你賺大錢,影院、中影、華誼兄弟怎么想?但用戶很廣泛,你可以活下來,同時也可以儲備更多的用戶。我們的品類在增加,意味著我的運營成本在降低”
格瓦拉目前斷斷續續在實現盈利,劉勇認為,什么時候持續盈利取決于自己的革命理想有多大,想得大些,投入大些,盈利自然會晚些。
他想做的是一個賣服務的“小淘寶”,而且服務的類型可以延伸到社會的各個地方,“用戶在健身房跑了多少圈、消費了多少卡路里,這些數據可以開發出來給那么多的APP應用公司…… ”,想像無限。
劉勇也不是沒有想過失敗的風險,但他認為,格瓦拉的方向沒有問題,問題是市場里誰能跑在前頭,未來會不會有人用性價比更高的方式提供這類服務。生活服務領域終極目的是直銷,所以點評網未來必然會提供這種服務;阿里現在賣東西,生活服務它為什么不可以去賣?
對格瓦拉來說,未來是怎么生存下來,還能活得好但信心他是有的,格瓦拉服務的對象是城市生活的主力軍。劉勇對格瓦拉定的增長率是每年300%,三到五年,交易額增加到幾十億上百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